水泥 高长明 2021-01-14
近日看到某媒体上刊登了关于水泥工业碳达峰和碳中和实现途径的文章,笔者赞同其阐述和观点。无独有偶,2019年1月本人曾发表过《我国水泥工业低碳转型的技术途径》一文。很高兴,两者的观点是一致的。现将本人对水泥工业达到碳中和的年份预测分述如下,供业界参考商讨。
1.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水泥可持续发展倡议行动组织CSI, 德国水泥研究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德国水泥工厂联合会 VDZ,挪威科学与工业创新联合研究会 SINFIT等机构,最新发布的各种研究报告和资料。笔者对水泥工业达到碳中和的年份预测,汇总整理归纳如下。
1.1全世界水泥工业有望于2045年前达到碳峰值,2060年达到碳中和。
1.2发达国家水泥工业现在已经达到碳峰值,正处于逐渐递减之际,2050年前将达到碳中和。
1.3中国水泥工业现已接近碳峰值,其碳排放量经历一段稍长的平台期以后,将开始逐步下降,约于2050年达到碳中和。
2.水泥工业实现碳中和的技术途径
2.1IEA, WBCSD,CSI 2009年和2018年发布的两个水泥工业低碳转型路线图报告中提出了,现实可行的达到碳中和目标的4大技术途径。
2.1.1水泥窑采用替代燃料,尽量少用或不用化石燃料。这一措施在现有情况下,大致可以减少碳排放20%。
2.1.2 进一步节能,降低熟料单位热耗和水泥综合电耗。这样可以减少碳排放约20%。
2.1.3 在不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和性能条件下,降低水泥中的熟料含量,降熟料系数。研发推广采用低熟料含量的32.5水泥,尤其是复合32.5水泥:少用高标号水泥。研发替代熟料技术,替代率达50%或以上。研发低碳水泥和地矿胶凝材料等。这样可减少碳排放约20%。
2.1.4 研发采用经济可行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CCS/U。这项措施将承担总减碳任务的40%。
上述四大减碳措施,其总减碳量将达100%,从而实现碳中和目标。
2.2上述媒体文章中提出的6项减碳途径
2.2.1 采用替代燃料,少用化石燃料。
2.2.2 提高能效,降低熟料热耗和水泥电耗。
2.2.3 提升水泥产品利用率,少用水泥。
2.2.4 开发低碳水泥。
2.2.5 调整水泥产品结构,采用替代熟料技术,少用熟料。
2.2.6 采用CCS/U。
可以看出,2.1和2.2两者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因为2.1.3实际上完全涵盖了2.2.3,2.2.4和2.2.5的内容。其中区别仅在于, 前者2.1.3中明确的提出了32.5水泥的重要性(不可或缺)。而后者三项中,虽然表面上未出现32.5水泥字样。但其实质上所指向的主要就是32.5水泥。这应该是明白无误的。
3.所谓随想不免由此而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笔者始终坚决主张32.5水泥不能取消的重要道理。时至今日,国际上的发展态势已经很明显,我们应该意识到,以低熟料含量为主线的现代32.5水泥,对未来水泥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必将是一片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高地”。我国怎么可以如此“任性”地把它全部废弃扔掉而不顾?万一果真如此的话,其对我国水泥工业今后正常顺利发展的后患风险太大,豈不令人堪忧!
天山股份:规划在十四五末实现控制海外产能1000万吨
水泥 04-03
一图读懂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
水泥 03-26
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发布!
水泥 03-24
产业峰会|德国史密斯菲斯特:替代燃料推动水泥行业低碳发展
水泥 03-21
产业峰会|史才军:碳矿化制品的耐久性和结构性能需要研究以扩大其应用
水泥 03-21
工信部发布《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
水泥 03-19
史才军:水泥行业碳排放的矿化利用
水泥 03-13
闫浩春: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赋能水泥企业对接全国碳市场
水泥 03-13
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
水泥,光伏,储能 03-04
涉及水泥行业!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水泥 02-28
遇见丨一起到国家级绿色工厂—— 赣江海螺看看吧~
水泥 02-26
多项水泥行业相关技术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
水泥 02-13
共赴水泥产业盛会 解锁 “新周期 反内卷 谋突破” 密码
水泥 02-10
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公布!
水泥,混凝土 01-16
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将参与水泥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
水泥 01-14
深耕绿色低碳 引领行业变革 台泥集团与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深化战略合作
水泥 01-11
多部门印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
水泥 01-07
浙江发文!事关全省水泥企业超低排放!
水泥 01-02
坚定发展信心 再创新辉煌——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2025年新年献词
水泥 12-31
两个水泥行业方案上榜!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名单公布!
水泥 12-31
“碳”行绿色之路!“2024水泥行业企业影响力评选”开始!
水泥 12-19
工信部公示拟推荐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清单(第一批)
水泥 12-16
正压膜富氧燃烧技术推动水泥行业降本增效节能减碳
水泥 11-29
新疆:2018年以来共置换水泥熟料生产线22条,压减产能779万吨
水泥 11-25
工信部公示2024年度工业节能与绿色标准研究项目!
水泥 11-22
国家发改委:尽早构建形成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水泥,光伏,储能,氢能 11-22
水泥行业首张碳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落户中国建材
水泥 11-13
水泥网独家:从云南公布能效“领跑者”说到遴选规则修订
水泥 11-07
央视《焦点访谈》聚焦海螺集团绿色低碳发展
水泥 11-05
仕净科技:助力水泥行业绿色转型的“碳”路先锋
水泥 11-04
水泥网独家:海螺水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发与应用
水泥 11-02
水泥网独家:闫浩春:筑梦蓝天 探索水泥业在碳市场背景下的绿色足迹
水泥 11-01
向“绿”而行,“碳”寻新路!水泥行业开启低碳转型新征程
水泥 10-31
叶家元:水泥工业低碳发展技术路径与展望
水泥 10-29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水泥新材院副院长叶家元:水泥工业减碳有5个重要技术方向
水泥 10-25
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碳市场背景下水泥行业面临成本上升的风险
水泥 10-25
国家发改委发布《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
水泥 10-25
“2024中国水泥双碳大会暨第十二届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隆重召开
水泥 10-24
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双碳”,既是责任,是成本,也是效益
水泥 10-24
火热签到中!“2024中国水泥双碳大会 暨第十二届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召开在即
水泥 10-23
第七届中国水泥工业烧成技术研讨会暨2024新型低碳水泥大会即将在武汉召开
水泥 10-22
“碳”启新篇!2024中国水泥双碳大会即将启幕
水泥 10-18
吴笑梅:替代燃料助力水泥行业低碳转型
水泥 10-18
闫浩春:碳市场扩容 水泥企业如何打造绿色竞争力?
水泥 10-17
翟冠杰:地聚物水泥——最具市场潜力的低碳水泥
水泥 10-16
水泥网独家:水泥企业称错峰生产仍是行业稳发展的关键 但需注意两个问题
水泥 10-15
水泥网独家:碳价站稳100元/吨 水泥企业未来买碳可能真不便宜!
水泥 10-15
李建:通过能耗、环保、安全等标准引导低效产能退出
水泥 09-29
国内九大碳排放交易所大盘点!
水泥 09-27
一图看懂水泥行业碳排放计算规则主要改变
水泥 09-26
放大
打开水泥网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