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 2014-02-28
有害成分和生料成分波动与塌料有以下几点关系:
1.有害成分K2O、Na2O、SO3含量过大,会在系统中循环和富集。当富集到一定程度时,低熔融物料黏滞在预热器系统,不断附着生料而形成结皮,其影响着分离出来的物料正常流动,并形成阵发性塌料,严重时料子塌不下来就转变为堵塞。
2.生料质量的波动也是造成塌料现象的一个方面。KH值过低,生料易烧,热生料“发软”,温度达800℃时,料子就发黏,大量的生料附着在旋风筒内壁,为塌料创造了条件。
3.KH过高则料子明显吃火,为了烧出合格的熟料,操作人员必然提高预热器及窑的温度,预热器系统温度的升高将增加熔融物料的数量,也为塌料创造了条件。
4.当A12O3含量偏高时,由于铝质矿物属于黏性较大的物料,易引起预热器挂料和影响窑内通风,窑内常结圈也是塌料的主要原因之一。
5.当Fe2O3含量偏高时,由于Fe2O3为熔剂性矿物,液相量增大,物料在预热器正常温度下就发黏,使物料在预热器卸料不畅,从而导致塌料。当熟料中A12O3含量偏低,熔剂矿物总量也偏少时,物料耐火且烧不结,篦式冷却机无法厚料层操作,二、三次风温都偏低,分解炉煤粉燃尽时间延长,使最后一级预热器与分解炉温度“倒挂”,造成局部过热,少部分物料产生熔融,黏附在预热器锥体、下料管、膨胀仓等内壁上,形成结皮,产生塌料、堵塞;另一方面迫使分解炉减煤,影响了入窑生料的表观分解率,加重了窑内煅烧负担,这样只好减料打慢窑,造成窑、炉用风不匹配,产生塌料、堵塞。
6.在正常生产中由于生料成分频繁波动,又不能及时提供生料成分分析数据,中控操作人员也不可能及时依据生料成分调整各工艺参数,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塌料,严重时生产都将难以维持。
水泥工艺过程的革新
水泥 05-17
何谓正确的水泥生料配料理念?
水泥 04-06
窑尾增湿塔塌料原因及解决办法
水泥 10-25
RSP型分解炉系统塌料问题探讨
水泥 08-20
库内水泥结块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水泥 08-11
筒仓结构整体破坏的几种可能
水泥 05-06
普通选粉机改造实现矿渣闭路粉磨
水泥 08-24
NSP窑系统塌料的原因分析及其相应措施
水泥 06-21
YC-三级预热器加竖烟道窑尾系统
水泥 06-18
国产转子秤在煤粉喂料计量中的应用
水泥 05-28
MF生料均化库的充气方式及应用
水泥 05-08
增设拉链机解决分解炉塌料的出路
水泥 04-27
钢渣微粉与水泥的相容性
水泥 09-06
混凝土搅拌站改造中的几点体会
水泥 08-14
LC25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制技术
水泥 07-12
放大
打开水泥网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