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页面右上角 ···

2、然后点击 “在浏览器打开”即可

[独家]高长明:欢迎32.5水泥存废问题的再议

水泥 高长明 2021-01-06

广告

现在仅对其中当今关注度最高的几个热点问题,再次简要重申其主要数据、事实证据和本人观点。

近日,我看到《中国水泥网》登载的“关于PC 32.5水泥取消的必要性”的文章,很有感触。希望我们水泥界将一扫过去许多年来,对32.5水泥存废之争中的那种一言堂的做派。重新营造一个真正以全行业利益为首,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用数据说话,去伪存真,集思广益,磋商研讨,寻求共识的科技民主氛围。借此机会,本人冒昧,但确实是真心诚意的提出两句忠言, 愿与同仁们共勉。希望废方少数人士转向平视对方和公众,少一些”定夺”遗风(如果有的话), 多一些商量。希望存方有些人士打消顾虑(如果有的话), 直言己见。笔者反省自己也有不足之处,应该检讨改进。所以必须要和大家一起共勉。

 关于32.5水泥存废问题,本人自2014年以来,已发表了20多篇文章,列举的参考文献超过100种(因本人一直在极力争取话语权),在此无需赘述。现在仅对其中当今关注度最高的几个热点问题,再次简要重申其主要数据、事实证据和本人观点。供同仁们参考研判,欢迎指正。

 一、 假冒伪劣水泥才是危害工程建筑质量的元凶,而与水泥的品种标号无直接关联

违反法规的使用任何一种标号的假冒伪劣水泥,都会对工程建筑的质量和寿命造成危害和隐患。只是因为32.5水泥(尤其是PC 32.5水泥)比42.5和52.5水泥更容易造假, 所以就把PC和PO 32.5水泥取消掉。这个理由显然很牵强。犹如劣质奶粉中有三聚氰胺就要取消奶粉一样,很不靠谱。

将建筑物的质量风险全部都甩锅给32.5水泥是一种吃错”药”的表现。我们原本就应该针对性的逐项采取全社会的严厉举措,彻底铲除假冒伪劣水泥才对。简单的,把32.5水泥当作”替罪羊”,是不能解决假冒伪劣顽疾及其任何弊端的,反而会更添乱。

 二、 现代32.5水泥的发展

根据德国VDZ发布的统计数据,本世纪近20年以来,德国高中低三种标号水泥占比分布的变化历程,如表1所列。

表1:德国历年各种标号水泥占比的变化


可以看出,2015年以前德国32.5水泥的占比,一直在逐年下降,42.5水泥的占比则上升较快,52.5水泥也在缓慢的上升之中。到2015年52.5和42.5水泥分别达到顶点; 32.5水泥的占比开始止跌渐升。2015年开始,42.5水泥的占比基本稳定;52.5水泥占比开始止升微降。2020年预计52.5水泥占比降为16%;32.5水泥的上升到24%。同时在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等技术发达国家也呈现了基本类似的趋势。请详见本人曾在2017年初发表的文章《高长明:对32.5水泥三个说法的商榷》

 这是因为从本世纪初开始,国际水泥界通过不断的研发创新,逐步挖掘发现了32.5水泥的潜力和优势,于是逐渐停止了对高标号水泥的错误追求。从而转向积极研发开拓应用低熟料含量的32.5水泥的态势。

 按照高中低三种标号水泥占比分布的情况来看,我国现今大概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东西德统一前,两者粗略合计的状况。德国调整优化其占比分布的过程值得我国参考。

我国历来生产大量的32.5水泥,客观现实也是市场需求量很大(占比60%左右)。尤其是对PC32.5水泥的需求日增。然而,很遗憾!经过多年的“存废之争”以后,现今的现实却成为,我国在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取消了PO和PC 32.5水泥(待批中),而且有重量级人士还要继续把所有32.5水泥全部都取消掉。显然。这种做法既强行取消了国内不能突然中断的现实需求(引发市场混乱),又不符合国际发展趋势。而且矫枉太过正,幅度太大,太突然(许多相关领域都缺乏起码的准备)!试行期间全国各地不少质量事故案例也已证明,其欲速而不达的风险很大!

 还有一个重要事实是,在过去20年中欧盟EN 197水泥标准,两次修订新增了以复合32.5水泥为主的,9个品种的低熟料含量(熟料系数为50%~79%)的32.5水泥。例如 CEM II/B-S, CEM II/B-P, CEM II/B-Q, CEM II/B-T, CEM II/B-W, CEM II/B-L, CEM II/B-LL, CEM II/B-M, CEM II/C-M等。研究分析以上数据和事实,国内已有不少人士预判到现代32.5水泥将是今后水泥工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我国怎能如此“任性”的就把它们都取消掉呢?

德国水泥工业和水泥标准演变发展的历程值得我国借鉴!

 三、 现代32.5水泥的优势

德国VDZ 20多年的统计数据表明,52.5、42.5和32.5水泥的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850、714和680 kg/t。即32.5水泥的碳足迹最低,分别比52.5和42.5水泥的降低20%和10%。

2015年,德国水泥研究院的C. Muller博士和S. Palm博士等发表在《International Cement》2015 No.1 P.44~50上的著名讯试验研究报告。最早全面实锤了现代32.5水泥的低碳功能,其主要数据如表2所列。

 表2 : 采用等量CEM 32.5 R水泥和CEM 42.5 N水泥所制备的混凝土性能比较

    (在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相等,均为450公斤;水灰比0.5;骨料种类和性能完全一致;不用减水剂的条件下)


结论:32.5 R水泥制备的混凝土,除了初期抗压强度稍低一点(无关大局)以外,其耐久性、蠕变、收缩、氯离子渗透阻力等性能,均优于42.5 N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尤其是在抗全球变暖潜力 GWP方面, 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少30%,总能耗低11%。

 这个研究试验成果, 相继在全世界(包括中国的实验室研究试验)经历了千百例的重复验证与实际工程应用,采用减水剂以后,32.5水泥制备的混凝土强度完全达到与42.5水泥的同样水平, 其它性能指标均较优良。从而为现代32.5水泥的继续深入研发和开拓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018年3月, 由三家著名的国际组织——国际能源署IEA、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国际水泥可持续发展议程CSI主持, 聘请9位世界顶级科学家和专家及其团队领导调研撰写的《水泥工业低碳转型路线图》(第2版)发布。该第1版路线图发布于2009年。这份最新版的路线图, 调研了50多个国家, 100多家有关机构和企业, 200多位专家、教授、工程师、企业家与政府官员, 历时共18个月, 完成了这份长达64页、附图表28幅、参考文献41种的发展报告。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 前瞻性和指导性尤为突出。兹将其涉及32.5水泥的最新论述,结合诸多其他研究文献的有关报道与数据,一并汇总整理归纳如下。

 32.5水泥与42.5和52.5水泥相比较, 具有单位热耗低20%~25%, 单位电耗低12%~17%,单位碳足迹减少10%~20%, 单位废弃物利用量增加18%~28%, 正常全生命周期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吸收固化量提高10%~15%等诸多优势。

 另外, 在2009年和2018年两个路线图报告所创导的可持续水泥工业四大减碳措施中着重提出:应该研发开拓应用低熟料含量(熟料系数</=50%)的水泥, 32.5水泥就是其中主力之一。可见2009年国际上有识之士已经发现和肯定了32.5水泥具有减碳功能这个事实。只是当时我国水泥界对此有点浑然不知而已。现在应该大家都明白了,熟料的碳足迹是最高的, 达920 kg/t。所以降低水泥中熟料的含量已成为一项各国普遍公认效果较好、前景看好的减碳举措。

 应该知道,我国现有的32.5水泥是不可能自然而然的变成低碳水泥的。这里有大量繁重艰巨的科研创新工作(例如混合材深加工技术、替代熟料技术和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等)有待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做出成果来才能实现其转型。如果我们现在把32.5水泥都全部取消了, 这岂不就是自废武功,主动撤出“阵地”,自我解除”武装”了吗? 更何谈2030年争取跻身世界一流水泥强国之列!

 四、 自律与感悟

在整个32.5水泥存废之争的全过程中, 本人始终坚持科学、诚实、中立的立场。时刻告诫自己,必须以全行业的根本利益为首, 不畏权势,敢于说真话实话,不谋任何集团和个人的私利, 尽力搜集甄别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研究报告、科技文献资料和事实证据, 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 防止先入为主、主观和偏见, 力求得出客观、公正、负责、对得起自己良心、经得住实践和时间考验的观点和意见。但因本人水平有限, 以上数据、事实证据和观点或有欠妥之处, 希望业内外人士赐教勘误。

 笔者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么多年以来,在这场马拉松式的争论中。何以双方都如此坚信自己是正确的? 何以就不能大家都从全局出发, 协商出一个共识来呢?

 思来想去,是否会有这样一种可能? 无意间,大家可能都把争论焦点的定义搞混了,拧歪了。废方心目中所指的是,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独有的, 以低强度熟料为主线的,那种32.5水泥;而存方心目中所指的则是, 本世纪初至今的欧美日等国逐步创新的,以低熟料含量为主线的,这种32.5水泥。显然,这是两个时代,两种内涵,两个技术档次, 相差天壤之别的两种截然不同32.5的水泥。故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真有这种因素搅浑了这个议题定义的话。笔者认为, 很显然,我国独有的狭隘经验主义的东西,根本就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什么必然规律。我们更不能因为还没有这种现代的32.5水泥得以应用, 就无视它在发达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最后遭受损害的很可能还是我国水泥工业的正常顺利发展。恳请业界精英、同仁放眼世界,看清方向,纵观全局,从长计议,科学判断,积极参与这场集思广益的大讨论,出谋划策, 共商大计。


 

编辑:大利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水泥网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 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免责声明)

相关资讯

上拉加载更多
缩小

放大
  • 标准
  • 特大
取消
发布
发布成功

打开水泥网APP阅读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