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页面右上角 ···

2、然后点击 “在浏览器打开”即可

去产能的核心:仍是遏制新增

水泥 中国建材报 2016-12-30

据悉,国务院日前通报了关于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和河北安丰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调查处理工作情况,并决定组织开展对煤炭、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专项督查和清理整顿。

  据悉,国务院日前通报了关于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和河北安丰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调查处理工作情况,并决定组织开展对煤炭、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专项督查和清理整顿。

  “去产能”是当前全国所有产能过剩行业的首要工作,也同样是新闻媒体单位当前最重要的舆论宣传监督工作之一。近几年来,《中国建材报》紧跟中央为化解过剩产能制定和部署的大政方针,对传统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去产能”的进展和问题予以长期关注,深刻认识到违规在建、屡禁不停、新增产能的情况若不加以遏制,“去产能”也一定会陷入“越去越多”的怪圈。

  据记者了解,时至今日,在全国范围内还存很多违规新建水泥生产线,他们依旧在加班加点、顶风兴建。

  中央去产能屡遭地方“拦路虎”

  去产能,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工作部署,并在2017年继续深入推进的“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中占据重要位置,但面对如此严峻的任务,中央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却屡遭地方“拦路虎”挡道。

  今年7月19日,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赴黑龙江省进行督查工作,8月17日,《中国建材报》记者实地采访得知,鸡西赛龙水泥停产两个半月。这已不是《中国建材报》第一次关注鸡西赛龙违规新建项目,早在两年前,《中国建材报》就针对该项目发声。

  时隔两年,鸡西赛龙依然铤而走险,只不过在中央督查阶段当了一段时间“乖孩子”。有关人士介绍说,该项目尚未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像这样违规生产线在东北地区绝不止一两条。

  前不久,《中国建材报》接到知情人举报,辽宁亚鳄朝阳兰陵水泥有限公司在朝阳市双塔区长宝村违规建设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据了解,该项目是在2012年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开工的,由于资金问题于2015年下半年停工,2016年初,该项目重复启动,预计将在2017年4、5月份建成投产,届时该地区将新增产能155万吨。

  据记者了解,辽宁朝阳地区目前拥有5条熟料生产线,总产能达610万吨,而熟料消耗量仅为230万吨,属于产能严重过剩地区,如果该违规项目继续上马,势必让朝阳地区产能过剩现状雪上加霜。

  仅东北地区就有如此多的违规产能,如果范围放大到全国,违规情况更是甚之又甚。目前据《中国建材报》了解,全国范围内至少有十几条违规产能正在“排除万难”力求完工投产,这些违规产能遍布江西、浙江、湖南、广西、贵州等多个省市,成为阻挠中央政策落实的“拦路虎”。

  地方政府要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中央三令五申、明令严禁的情况下,一些地方和部分企业在去产能问题上仍然行动迟缓,甚至顶风违法违纪,这究竟是为什么?

  据本报记者了解,水泥、钢铁、平板玻璃等重化工产业是很多地方政府GDP、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力量。很多地方政府把GDP抱得紧紧的,即便这其中掺杂很多数字是由违规、甚至违法的项目“进贡”的,地方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不抓反放,成为违规的幕后推手,千方百计为违规产能找借口、出口,面对督查暗访则是铺着、盖着、打掩护,甚至在违规产能曝光的情况下,与违规并行对曝光媒体实施暴力……“有形之手”在GDP魔力下,完全丧失应有的能力。

  毫无疑问,去产能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更明确“长痛不如短痛”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地方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应该在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上持续发力,同时平衡去产能、保就业和防风险间的关系,尽量降低去产能对地方的影响。

  当然,在去产能的工作中,“有形之手”的用力方法和着力点是值得思量与考虑的,既要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原则上更要与中央高度一致,既要达到去产能的目的,又要避免过多行政干预。地方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应该以市场为主体,在强化标准监管、提高技术、安全、环境等刚性要求上发力,与中央政策的指导结合起来。

  “去产能”道阻且艰更需多方合力

  据央视报道,今年第四季度以来,钢铁和煤炭的价格出现了一波快速上涨行情,利润刺激导致过剩产能出现死灰复燃的势头,这也增加了推进去产能的难度。

  无论是推进过程,还是媒体报道,均表明去产能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和市场协调用力,也需要各地、各企业主动作为,不能“等米下锅”。对于过剩产能行业来说,过去原材料价格高掩盖了很多问题,如今“水落石出乱象丛生”,行业和企业的问题纷纷暴露。

  无论是水泥业还是钢铁业,产能过剩只是表面伤,“致命的一刀”是传统行业在市场化条件下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的游戏规则,这也是当前“去产能”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看来,“清退一批,合并一批”的方式最为有效。

  市场规则下,一些没有核心竞争力和先进技术的“僵尸企业”难于在阳光下立足,因此要加速低附加值以及能源消耗量大的企业退出市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产能过剩企业的清理退出要防止出现“借尸还魂”现象,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更多绿色发展的新机遇,激励企业加大对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创新性投入,因此要顺应潮流,从换产品、换技术,换模式的角度,提供有效供给。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在行业陷于困难时,兼并重组的阻力最小。以拉豪合并,中国建材与中材合并为例,水泥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已经为传统建材行业推开了一扇窗,接下来应该将推进建材企业的兼并重组与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结合起来。

  总之,去产能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也是产业脱胎换骨的机遇,需要多方的合力,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策,不能只敲钟,在关键处更要“出手”。

  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年,《中国建材报》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对仍存在的违规产能项目开展舆论调查,同时发掘一批在“去产能”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典型,为2017年全行业去产能遏制新增工作做好舆论监督工作。



编辑:俞垚伊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水泥网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 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免责声明)

相关资讯

上拉加载更多
缩小

放大
  • 标准
  • 特大
取消
发布
发布成功

打开水泥网APP阅读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