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页面右上角 ···

2、然后点击 “在浏览器打开”即可

SLC分解炉及窑头余热风管的技术改造

水泥 国投海南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015-04-01

通过分解炉的技术改造,扩大炉容 ,延长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提高煤粉燃烧效率和生料分解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窑产量。 通过对风管改造,技改费用花费不到15万元,按照技改后1h多发电500 kWh,电价0.5元计算,一年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200万元。

  1 分解炉的技术改造

  1.1 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我公司2000t/d熟料生产线的回转窑规格为Φ3.95m×56m,离线式喷腾SLC分解炉的规格为Φ5 012mm×1900mm。从投产以来,分解炉就一直有塌料现象。到了2007年,分解炉开始出现频繁的塌料和漏粉料现象,分解炉的出口及其C5筒锥部经常出现950 ℃以上的高温现象,窑况不稳定,系统工况恶化,台时产量也显着下降。

  1.2  原因分析

  该生产线的煤磨系统布置在窑尾,其利用经过高温风机后320 ℃的窑尾废气作为烘干热源。2007年6月,公司利用两条生产线的窑头和窑尾的废气余热建成了8 MW的发电站投产,这样窑尾废气经过余热SP炉后,温度降到了210 ℃左右,从而导致入煤磨的热风温度较以前降低了100 ℃。从2007年以来,进厂原煤质量(表1)整体下降,原煤水分增加,最高时内外水分相加达到17%,热值降低,原煤的易磨性也变差。以上因素严重影响了煤的烘干和粉磨,使得出磨煤粉的细度由以前的4%上升到9%(80 μm筛筛余),煤粉水分也相应增加了3%,这样的煤粉很难满足窑和分解炉的要求。

  从表1可以看出来,入窑煤粉热值下降了近580×4.18 kJ/kg。我们知道当煤发热量降低、挥发分变低、灰分增高、水分增大、煤粉变粗时,在相同的窑炉内会造成煤粉燃烧速度慢,燃烧热力不集中,火焰拉长无力,窑容易跑生料,煤粉容易沉积在窑后部造成结后圈等现象。并且煤粉在分解炉内燃烧时,燃烧速度必然下降,因煤粉燃烧发热速率决定了生料CaCO3的分解速率,那么必然导致出炉CaCO3分解率大幅度下降。另外,煤粉燃烧速度决定了煤粉燃烧完全(燃尽)需要的时间,如果煤粉不能在分解炉中燃尽,那么会导致煤粉在出分解炉管道及其C5筒继续燃烧。该生产线的分解炉出口是一个较平且长的“鹅颈”管,因此在“鹅颈”管顶部平段地方容易积料,部分未燃尽煤粉被带到该处继续燃烧发热造成局部高温,部分生料粉夹带着部分未完全燃烧的煤粉沉积于此,形成一层层结皮,从而导致 “鹅颈”平段部位经常积料,会超过整个管径的一半,严重影响了分解炉内通风。煤粉不能在分解炉内完全燃烧导致分解炉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容易出现局部高温现象,分解炉内壁容易产生结皮,当分解炉塌料时,结皮就会波动掉落,导致分解炉锥部和三次风管连接处管道下料口堵料,从而被迫停窑处理。部分未完全燃烧的煤粉会被带到C5筒内继续燃烧,造成C5筒锥部高温,严重时造成C5筒堵料。

  1.2 技改方案和运行情况

  技改方案:将现有的SLC分解炉改为N-MFC流化床炉。具体做法如图1所示。

  我们将原有分解炉锥部完全去掉,利用炉与地面的有效空间,将整个炉体往下延伸1/3长度(即6 m的长度),扩大分解炉炉容,在炉底加上流化床,配上流化风机。取消原有的三次风管下料口,三次风管从原有的一路进炉,改为二路,三次风从新炉两侧进炉。C4筒下料管也下移,下料口紧靠流化床上方,运行时料直接下到床上,被流化风机流化,然后被三次风带走,进入分解炉内分解。

  1.3 改造效果

  改造后,经过2天的调试,窑产量大幅度提升,喂料量从之前的145 t/d提高到160 t/h左右。从观察孔观看分解炉内煤粉燃烧状况,炉内呈辉焰状态,没有爆燃现象,煤粉在炉内燃烧稳定。经取样化验出炉分解率从改造前的63.98%提升到75%以上。分解炉出口温度稳定在860 ℃左右。分解炉内煤粉的稳定燃烧,避免了炉内局部高温现象,炉内壁结皮现明显减少。出分解炉“鹅颈”管平段积料也明显减少,基本上消除了此处结皮现象。虽有少许积料,但是都是粉料,很容易吹扫掉,分解炉通风明显好转,炉内塌料现象明显减少。偶然有塌料时,把C4筒下料三通阀打到入窑状态,或喂料系统直接导入生料库,避免压床现象,分解炉在2 min左右就能恢复正常运行。分解炉的稳定运行,为整个系统的稳定打下了基础。虽然煤粉质量没有好转,但是整个窑况比技改前要稳定,冲生料现象极少发生,熟料强度和合格率也有一定的提高。

  2 窑头余热风管的技术改造

  2.1 改造前存在的问题

  公司于2007年6月在两条生产线的窑头和窑尾都安装了余热锅炉,利用窑头和窑尾排除的350 ℃左右高温废气来发电,设计能力8 MW。从余热带电站投产以来,2 000 t/d生产线窑头AQC炉的进风管由于受到篦冷机和窑头空间结构的影响,设计不够合理,导致进AQC炉的热风受到严重的影响,AQC炉的蒸汽量也一直很难达到设计值,发电量受到很大影响。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篦冷机余风,决定对篦冷机AQC炉的进风管进行技改。

  2.2 技改过程和方案

  改造前后入AQC锅炉风管如图2所示。

  由于受到篦冷机和窑头空间结构的影响,设计院最初设计时考虑尽量不动窑头平台的框架结构,从篦冷机二段中部侧面取风。由于受到窑头二楼平台大梁的限制,只能从大梁下面引出一长6 m的长方形风管,导致风管的角度只有30°。经过测算飞沙料的休止角大于45°。小于45°的角度时,会引起风管积料。此处风管长达6 m,导致风管大面积积料。虽然风管下面有钢梁支撑,但是由于积料过多,导致风管下沉,使得风管倾斜角度更小,积料也就更多。根据现场测算,此时的风管通风截面积已经不到设计的一半,严重影响了AQC炉的取风。更严重的是由于风管下沉,导致风管变形,挤坏风管保温内衬,使风管内浇注料大部分脱落。浇注料脱落后,风管壳体在高温氧化和飞沙料的磨损下,很快就出现大面积的穿孔,大量的冷空气被吸入风管,导致AQC炉的热风进一步受到影响,原本设计的蒸汽量为15 t/h,实际才5 t/h左右,影响了余热电站的发电量。大量的冷空气的进入,也损失了大量的热量,使系统热耗增加。风管破损后,飞沙料到处跑冒,严重污染了窑头生产环境,危害到篦冷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基于以上情况,公司决定于2009年2月对风管进行技术改造,更改原风管的角度,具体布局如图2所示。去掉原30°的6 m长出风管,风管改为从大梁上面穿过。经过对现场空间的详细勘察,和窑头框架结构的计算后,在不影响窑头主体框架结构的情况下,我们将窑头二楼平台的2条次梁和窑头天台的1条主梁及2条次梁拿掉,然后在窑头天台重新浇注一条反梁,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给新风管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新风管穿过窑头2楼平台和天台后,再与原风管对接。考虑到篦冷机此处的飞沙料较大,为了减少对接口处风管的磨损,特别将风管和篦冷机接口处从3 m扩展到4.2 m,从而降低入管风速,减少飞沙料对风管接口内衬的磨损。同时风管接口处内衬选择超高强耐磨浇注料,进一步提高浇注料的使用寿命。

  2.3 技改效果

  风管改造至今4个多月,利用停窑检修时间查看风管情况,基本上完好无损。风管技术改造的成功,充分利用了窑头篦冷机废气热量,避免了漏风,减少了热损失,也减少飞沙料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设备的损害。同时漏风量的减少,使得熟料的冷却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熟料质量,增加熟料强度。从余热电站控制室显示,窑头AQC锅炉蒸汽量一直都维持在15 t/h左右,整个余热电站发电量已经超过8.5 MW,吨熟料发电量达到36 kWh。整个技改费用花费不到15万元,按照技改后1 h多发电500 kWh,电价0.5元计算,一年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200万元。

  3 结束语

  (1)通过分解炉的技术改造,扩大炉容 ,延长煤粉在炉内停留时间,提高煤粉燃烧效率和生料分解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窑产量。

  (2)分解炉出口“鹅颈”管由于先天设计不足,“鹅颈”管平段较长,虽然炉内煤粉燃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此处依然会有些许积料,影响炉内通风。要彻底解决此处积料问题,只有改造“鹅颈”管结构,减少此处平段长度,减少积料的空间,才可以从本质上解决弯管积料的问题。

  (3)分解炉改造为流化床式结构,可以通过控制避免压床现象。首先设计上我们将流化喷嘴的直径从由6mm扩大到8mm,其次在发现有压床兆头时(通过流化床上压力测点和整个系统压力可以判断出来),早做分料处理,就不会出现压床。

  (4)现在很多余热电站都是在已经建成的生产线的基础上建设的,由于当初生产线的整个布局空间没有考虑到余热锅炉的问题,就使得新建余热锅炉的风管布局受到现有空间结构的约束。风管的整个结构走向,应该以工艺要求为主导原则,保证工艺的流畅性,进而考虑如何进行结构的改动或者施工。若不以风管的工艺要求为主导设计原则,克服框架结构问题,那么势必出现风管走向不合理,出现积料、漏风等问题,严重影响余热锅炉的正常运行。这是设计者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

  通过对生产线现有不合理的工艺流程的技改,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的稳定性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往往能做到小投入大回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编辑:陈宗勤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水泥网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 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免责声明)

相关资讯

天山股份:将持续深化全面降本行动方案

水泥 04-03

中才邦业招贤纳士,职等你来!

水泥 04-02

产业峰会|南京凯盛开能:更好地利用低温余热资源 提升企业效益

水泥 03-25

产业峰会|水泥产业困局求解:聚共识破内卷,以技术赢未来!

水泥 03-24

信云智联:以数字化利刃,破水泥行业降本增效难题

水泥 03-24

水泥网独家:贵州省水泥企业能效做到了应提尽提!

水泥 03-24

工信部公布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

水泥 03-03

山西一条5000t/d熟料线项目拟引入民间资本3亿元

水泥 02-24

海螺水泥12000t/d熟料线进行技改

水泥 02-17

柬埔寨金边海螺日产5000吨熟料线顺利点火投产

水泥 02-11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部署2025年任务

水泥 12-30

4800t/d→6800t/d!江西一水泥生产线将进行技改

水泥 12-25

山东新建/技改2个水泥粉磨项目

水泥 12-23

新增120万吨/年产能!海螺水泥一项目将进行技改

水泥 11-12

福建金牛等3家水泥企业项目获专项资金支持

水泥 11-12

产能提升!海螺水泥一项目环评公示

水泥 10-29

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碳市场背景下水泥行业面临成本上升的风险

水泥 10-25

工信部印发《先进安全应急装备推广目录(工业领域2024版)》!

水泥 10-15

不扩大产能!南方水泥一2500t/d熟料线将进行技改

水泥 10-14

两部委印发《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

水泥 10-12

水泥网独家: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重点与难点

水泥 10-09

四川多个水泥企业改造项目拟获资金支持

水泥 10-09

3家水泥企业拟获设备更新和技改奖补资金

水泥 09-26

水泥网独家:产能指标可减半到底是指什么情况?

水泥 09-14

新疆一条800t/d熟料生产线已拆除

水泥 09-05

海外一条5000t/d熟料生产线点火

水泥 08-28

水泥行业如何以低投资 短周期完成节能技改?

水泥 07-09

海螺水泥:稳定水泥主业盈利基本盘 提升骨料和商混产业利润贡献

水泥 07-09

巴太斌:水泥厂脱硝技术路线探讨及选择

水泥 06-13

未来水泥发展仍然是“质量为先导,成本为效益根源”

水泥 05-23

670万!福建大田新岩水泥进行余热发电项目改造

水泥 05-16

财政支持!水泥行业设备更新正当时!

水泥 05-11

建材行业5项节能降碳技术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

水泥 05-07

5个水泥企业项目列入陕西碳达峰试点项目

水泥 04-18

[视频]河南共有84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其中拟建5条熟料生产线

水泥 04-10

篦冷机尾部废气对水泥窑余热发电的影响

水泥 03-14

含5500t/d生产线!苏州中材与RICG签订伊拉克Al-Douh水泥厂二线EPC总承包合同!

水泥 03-04

山东联合王晁水泥4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开工

水泥 02-28

2023年度水泥行业能耗数据介绍

水泥 02-20

青铜峡水泥:砥砺前行结硕果,踔厉奋发谱新篇

水泥 02-20

东方希望黔江水泥:扭转现状 永远在路上

水泥 02-07

中材国际波兰拉豪MAL01项目顺利点火并产出第一批熟料

水泥 02-02

句容台泥:技改为节能降耗增添“新动力”

水泥 01-23

涟源市市长邓伟谋专题调度海螺水泥项目建设

水泥 01-22

台泥(英德)水泥SCR脱硝技改完成后NOx排放稳定在50mg/m3以下

水泥 01-11

总投资4350万元 八宿海螺水泥资源综合处置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

水泥 01-09

万年水泥厂:余热供暖实现一年节电114万度

水泥 01-09

曲靖昆钢嘉华节能降耗改造项目达标达产获业主考核验收通过

水泥 01-04

最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发布,建材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有哪些?

水泥 12-30

贵州:严格落实国家关于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置换相关政策

水泥 12-29

加载中...
缩小

放大
  • 标准
  • 特大
取消
发布
发布成功

打开水泥网APP阅读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