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2024-12-18
今年以来,高密分局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速治标、聚力治本,持续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明显。1-11月,PM2.5同比改善2.9%;PM10同比改善9.5%,改善率位列全市第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1,列8县市第3,同比改善5.2%,改善率全市第1;空气优良天数263天,同比增加18天,优良天数全市第1。
一是坚持“高”处着眼,全面压实责任。定期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议,调度大气污染问题,细化责任落实,多举措全方位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对标对表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见行见效。形成大气污染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复核”闭环管理流程,实施联勤联动机制,实现共防、共治、共保。截至目前,共交办194份交办单,共计311个问题,整改276个,其余正在整改中。制定《高密市环境空气质量应急管控措施》,在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生活面源等方面细化应急管控措施,确保问题精准发现、及时处置。
二是坚持“准”处落子,深化工业源治理。坚持“源头替代—过程管控—末端治理”全链条管控,督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程序履行节能评估报批手续,从源头控制能源消费不合理增长,今年以来围绕全市范围内涉气企业,开展含VOCs原辅材料替代行动,鼓励企业开展源头替代,1家工业涂装企业喷涂工艺由喷漆改为喷塑。对涉VOCs行业实施差异化管控,科学精准制定应急减排措施,推进企业升级改造。完成201家企业简易低效VOCs治理设施活性炭更换;抓好油气回收设施监管,以重点区域周边加油站为重点,开展监督帮扶专项行动,检查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液阻、气液比、密闭性、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排放、泄漏排放、边界浓度排放等进行严格检测,对发现违法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截至目前,覆盖执法检查加油站90余家次,下发整改报告8份。
三是坚持“实”处发力,强化移动源管控。联防联控,在重型柴油货车重点通行路段及车辆集中地开展路检路查,累计执法抽测2000余辆,检查疑似尾气超标车辆柴油货车476辆。加密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抽检抽测,杜绝排放超标和“冒黑烟”现象,累计抽测2700余台。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进撤场报备、环保编码、机械定位情况,督促落实好进撤场报备制度并及时更新报备信息,对发现的未编码的机械,要求撤场。截至目前,高密市非道路移动机械取得环保编码车辆5279辆,开展执法检查和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2287台。
四是坚持“细”处着手,统筹扬尘和面源防治。严实抓好各领域扬尘污染管控,充分利用无人机、雷达微站、走航监测等手段,定时对施工工地、堆场、道路等扬尘源开展巡查,累计督导各类施工工地200余家(次);城区街路全面实行湿法保洁模式,洗扫车、清洗车、雾炮车等各类作业车辆500余台循环出动,持续开展“洗城净街”行动、“夜间洗城”行动等专项行动,对城区42条主街路,路面635万平方米保洁区域保洁作业,主街路和人行道洒水率100%。实施精准帮扶,对企业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开启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推动生态环境监管从“人防”向“人技共防”转变,依托“云上智环”智慧环保平台,在全市范围铺设一张立体式“生态监管执法网”,全市已有5105家企业安装用电监控设备,72家企业安装152套污染源在线监测点位。
放大
打开水泥网APP阅读